盆腔脏器脱垂分度
1、过去,根据1981年在青岛召开的我国部分省、市、自治区“两病”科研协作组的意见,检查时以患者平卧用力下屏时各部位下降最低点位为分度标准。将子宫脱垂、阴道前、后壁脱垂均分为三度。
子宫脱垂:
Ⅰ度:宫颈外口距处女膜<4cm,但未脱出阴道口外。轻型: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<4cm,未达处女膜缘。重型:宫颈已达处女膜缘,阴道口可见子宫颈。
Ⅱ度: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。轻型:宫颈脱出阴道口,宫体仍在阴道内。重型: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。
Ⅲ度: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。
阴道前壁和后壁脱垂:
Ⅰ度:阴道前(后)壁向下突出,但仍在阴道内,有时伴有膨出的膀胱。
Ⅱ度:部分阴道前(后)壁脱出阴道口外。
Ⅲ度:阴道前(后)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。 III度膀胱膨出均合并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。
2、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(pelvic organ prolaps quantitation,POP-Q),此分期系统分别利用阴道前壁、阴道顶端、阴道后壁上的2个解剖指示点与处女膜的关系来界定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。处女膜平面为参照,以0表示,位于处女膜以上用负数表示,以下用正数表示。阴道前壁上的2个点分别为Aa、Ba,阴道顶端为C、D,阴道后壁为Ap、Bp,Gh表示阴裂长度。Pb表示会阴体长度,TVL表示阴道总长度。测量值以厘米(cm)表示。POP-Q通过3×3表格记录,客观反映盆腔器官脱垂变化的各个部位的具体数值。
POP-Q 评估指示点及范围
Aa |
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|
-3~+3 |
Ba |
Aa点以后阴道前壁脱出部距处女膜缘的最远处 |
-3~+TVL |
C |
子宫颈外口最远处;子宫切除者则相当于阴道残端最远处 |
+/-TVL |
D |
未切除子宫者的阴道后穹窿 (子宫切除术无宫颈者,D点无法测量,D点用于鉴别宫颈延长的程度) |
+/-TVL |
Ap |
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|
-3~+3 |
Bp |
Ap点以后阴道后壁脱出部距处女膜缘的最远处 |
-3~+TVL |
gh |
尿道外口到阴唇后联合中点的距离 |
无限定值 |
pb |
阴唇后联合到肛门开口中点的距离 |
无限定值 |
tvl |
当C、D在正常位置时阴道顶部至处女膜缘的总长度 |
无限定值 |
POP-Q分度标准
|
解剖描述 |
定位描述 |
0 |
无脱垂 |
Aa 、Ap、Ba、Bp均在-3cm处,C点或D点位置在 -tvl~-(tvl-2)cm处 |
Ⅰ |
范围大于0级,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,距处女膜缘>1cm |
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<-1cm |
Ⅱ |
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或外侧,距处女膜缘< 1cm |
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-1~+1cm |
Ⅲ |
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外侧,距处女膜缘>1 cm,但小于(tvl-2)cm |
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>+1cm~(tvl-2)cm |
Ⅳ |
全部脱出,脱垂的最远端超过处女膜缘>(tvl-2)cm |
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>(tvl -2)cm |
(注:分期应在向下用力屏气时,以脱垂完全呈现出来时的最远端部位计算。应针对每个个体先用3×3表格量化描述,再进行分期。)
